2018年车险费率改革后,保费计算方式变得更加复杂,主要由五个因素决定:基准保费、无赔款优待系数、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以及交通违法系数。
首先,基准保费根据车辆的型号和年份确定,这是每个车主的基础保费。其次,无赔款优待系数与车主的理赔记录紧密相关,如果理赔次数多,系数将会上升,导致保费增加。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江苏等地区,交通违法系数也会根据车主的违章情况影响保费。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则是由保险公司根据客户信用评级设定,优质客户通常能得到较低的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车险折扣与出险次数关系密切。出险频率越高,保费上浮幅度越大。例如,出险1次不打折,2次、3次、4次分别上浮25%、50%、75%,5次以上则翻倍。相反,连续多年无出险记录的车主可享受保费折扣,如1年8.5折,2年7折,3年6折优惠。
对于旧车车主,购买车损险时存在特殊情况。按照车辆折旧后的价值投保,部分损失时保险公司赔偿比例可能低于新车购置价,而选择新车购置价投保,全损时也只按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因此,购买时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保险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