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与封闭条件下相同的情况,即宽松的财政政策使IS向右移动,紧缩的财政政策使IS向左移动,开放政策下的IS曲线也受到汇率的影响。当本币升值,汇率下降(使用直接报价)时,IS曲线会向左移动,因为本币升值使得国内出口没有竞争力,所以出口减少,需求减少,相当于紧缩政策。相反,当本币贬值,汇率上升时,IS曲线会向右移动,因为本币贬值促进了出口。
拓展资料:
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它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脱离商品世界,充当普遍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钱。
货币(CCY)是衡量价格的工具,是购买商品的媒介,也是保存财富的手段。它是业主与市场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合同,本质上是业主之间的协议。包括流通中的货币、纸币等。
2、本质:货币,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不同形态的货币本质上是统一的。过去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本质认识不清,从不同的角度将货币错误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债务货币和非债务货币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兑换货币和不可兑换货币根据贵金属的约定兑换比例等等。
3、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以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真金白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包括价值,比如羊和贵金属。正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契约性的,只有契约性的价值。两种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都是约定作为交换媒介,都具有契约价值。货币的购买力取决于货币的合同价值,但真实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受到其自身商品价值的影响,这种商品价值通常小于其作为货币的合同价值。
4、在高中教科书中,金钱的本质被解释为普遍等价物。这个定义只从功能出发,实际上并没有解释货币的本质,也无法回答内在的逻辑问题,即货币为什么可以充当普遍等价物。关于货币合同的本质,可以查一下货币合同。
5、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易货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易货来交换他们需要的材料,比如用一只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由于交换所用材料种类的限制,我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商品。这种物品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贝壳、稀有鸟羽、宝石、砂金、石头等不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被当作货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