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繁荣时,通常投资和消费倾向都很高,货币周转速度加快,通胀率也会抬头。这种时候,通常央行会小幅提高基准利率,让经济降温,所以经济繁荣时的利率应该是小幅攀升的。当央行确认经济过热时,会果断加息,以抑制通货膨胀,回收货币,实行偏紧的货币政策。
拓展资料:
利率的变化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1、经济周期
在危机阶段,许多工商企业由于商品销售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债务,造成支付关系紧张并引起货币信用危机。资本家都不愿意再以赊销方式出售商品,而要求以现金支付。由于对现金的需求急剧增加,借贷资本的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将使利息率节节提高。进入萧条阶段,物价已跌到最低点,整个社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与此相适应,借贷资本的需求减少,市场上游资充斥,利率会不断降低。在复苏阶段,投资增长,物价回升,市场容量逐渐扩大,增加了对借贷的需求,但借贷资本供给充足,职能资本家可以以低利率取得货币资本。进入繁荣阶段,生产迅速发展,物价稳定上升,利润急剧增长,新企业不断建立,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很大。但由于资本回流迅速,信用周转灵活,利率并不很高。随着生产的继续扩张,借贷资本需求日益扩大,特别是在危机前夕,利率又会不断上升。
2、通货膨胀
在确定利率时,既要考虑物价上涨对借贷资本本金的影响,又要虑它对利息的影响,并采取提高利率水平或采用附加条件等方式来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3、税收
是否对利息征税对利率的高低有重要影响
(二)政策因素
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即,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及国家预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市场利率、达到扩张或紧缩银根的目的。
(三)制度因素
主要是利率管制
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