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数字化不包括压缩。
图像数字化是将空间分布和亮度取值均连续分布的模拟图像经采样和量化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图像的过程。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分采样、量化与编码三个步骤,不包括压缩。其中,采样的实质就是要用多少点来描述一幅图像,采样结果质量的高低就是用前面所说的图像分辨率来衡量。
图像的数字化具体来说,就是在成像过程中,将一幅连续分布的图像先经过电视摄像机、转鼓、CCD电荷耦合器件和密度计等装置进行采样来获得离散化空间位置坐标后的离散的像素,再通过量化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然后进行编码的过程。
图像数字化的应用
图像数字化的应用广泛,包括数码摄影、图像编辑、医学影像、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它为图像的处理、分析和共享提供了便利和灵活性,并推动了图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图像数字化应用在遥感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所属一级学科为测绘科学与技术,是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来获取有关目标的时空信息,不仅着眼于解决传统目标的几何定位,更为重要的是对利用外层空间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进行语义和非语义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