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菩萨在佛教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含义。首先,它们代表的境界和追求有所不同。佛,象征着完全觉醒和无上智慧的个体,被尊称为如来、世尊等,是菩萨修行的终极目标。菩萨则是一个过程的象征,是寻求觉悟和解脱的众生,他们的目标是帮助众生,发愿度化一切有情。
在称呼阶段上,佛是菩萨修炼的最高成就,只有经过深修并达到佛道的境界,才能被称为佛。而菩萨则是个体修行的阶段,是众生通往佛果的必经之路,其特征是发下宏愿,致力于度化众生、断除烦恼和学习佛法。
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菩萨的定义不断扩大。在早期的小乘佛教中,只有释迦牟尼的前身悉达多王子被称为菩萨。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任何一个有志于追求佛道,愿意度化众生的人都被纳入菩萨的行列。现代佛教中,菩萨的概念不仅包括修行者,也包括那些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高尚品德和佛法智慧的人。
总的来说,佛和菩萨是佛教修行的两个不同阶段和身份,佛是至高成就,而菩萨则是修行者追求的境界和责任。这种区别反映了佛教对个人修行和普度众生的不同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