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中的白色絮状固体通常是乳酸菌凝聚的结果。在冰箱冷藏保存条件下,乳酸菌保持活性,如果加热,它们会凝聚在一起形成凝絮。而这种现象在自制酸奶中,可能是因为发酵时间不足,通常需要达到8小时的发酵时间,以确保乳酸菌充分繁殖和均匀分布。
酸奶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首先要准备酸奶菌、全脂纯牛奶和玻璃罐。将菌种置于清洁的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常温牛奶,保持温度在20℃至30℃,让其自然发酵。发酵过程中,酸奶表面会出现气泡和KEFIR菌粒,表明发酵完成。然后用漏勺过滤掉菌种,酸奶可以直接饮用,滤出的菌种可以清洗后用于下次发酵。
关于酸奶的误解,有一些需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随意饮用,虽然酸奶含糖量相对较高,但其升糖速度较慢。酸奶的酸度并非越强营养价值越高,它与乳酸菌种类和发酵时间有关。而增稠剂如果胶等,虽然不被消化吸收,但作为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能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和血脂。
以上信息来源于《人民网-酸奶的6个真相90%的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