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份质押不能简单地判断好坏,因为股份质押是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融资有时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市场存在剧烈波动的现象,那么,股份质押就很可能面临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在正常情况下,股份质押可以帮助出质人获得经营所需的资金,但如果质押率过高,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股票质押并不一定是坏的,这是一个中性名词。比如公司在需要现金时,可向银行用股票质押炒股,用贷来的款完成项目,这本身可能是有利的,属于利好的。但通常公布此类消息时短期内会导致股票下跌,所以并不能说是利好,有人也把它归入利空的消息范畴。
事实上,股份质押是一种权利质押,是指质权人和出质人约定对出质人所持有的股份设定限制性物权,当债务人到期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按照约定折价购买股份,或者出售该股股份并优先受偿。
比如当甲股东需要流动资金的时候,可以把他的股票抵押给乙机构,然后乙机构会把钱借给甲股东,甲股东只需要在到期时把钱还给乙机构。所以为了防止甲股东到期不还,乙机构将对甲股东设置红线。如果股价跌破警戒线,甲公司股东将需要向乙公司补回资金或股票,当股票跌破清算线时,乙公司可以出售股票来抵消债务。
拓展资料
什么是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是权利质权的一种。以企业出资人的股权为标的的质押。在中国,能作为股权质押的仅为股份公司股东的股票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份。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以证券登记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