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企业在收到补贴时,应当将其计入: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的设立是为了记录补助金额,而非即时计入利润。接下来,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逐年确认收益。具体操作为: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会计制度,补助收入应借记“现金”、“银行存款”或相关账户,贷记“补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或“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
如果补助附有条件,企业可能需要在无法满足条件时偿还部分补贴,此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
递延收益的处理涉及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前者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分配时,借记递延收益,贷记“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时转入资产处置收益。后者则在确认费用或损失时,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或“管理费用”。
最后,如需返还补贴,借记递延收益和“营业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
以上就是企业处理固定资产购置补贴的会计处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