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贷款基准利率在含义和作用上有所不同。
首先,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设定的指导性利率,作为货币工具,用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供应,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经济的信贷流动性和资金成本。当基准利率上升时,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减少信贷供应,反之则增加信贷供应。
相比之下,贷款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对最优客户执行的利率,它不直接由央行设定,而是由报价行自主报价并经过加权平均形成。LPR的市场化特性使得它能更直接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提高信贷定价的效率和透明度,对于信贷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3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引入了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19年,这一机制进行了调整,将贷款基础利率改名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并应用于个人住房贷款等实际操作中,贷款利率以LPR为基础,结合当地和风险状况进行加点。
简而言之,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的工具,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则反映市场动态,是现代信贷市场定价的重要参考。两者在利率决定机制和对经济的影响上有所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