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05 23:38:40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年限合计法,是一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通过将剩余使用年限与预计总年限的比值乘以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额。以一项20000元的固定资产为例,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200元,采用此法,每年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分别为6600元、5280元、3960元、20元和1320元。在税务处理中,如遇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企业需要根据利润总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例如,如果第一年的利润总额为x1,应纳税暂时差异为62500元,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x1-62500)*25%,并相应调整所得税费用和应缴税费。
导读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年限合计法,是一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通过将剩余使用年限与预计总年限的比值乘以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额。以一项20000元的固定资产为例,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200元,采用此法,每年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分别为6600元、5280元、3960元、20元和1320元。在税务处理中,如遇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企业需要根据利润总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例如,如果第一年的利润总额为x1,应纳税暂时差异为62500元,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x1-62500)*25%,并相应调整所得税费用和应缴税费。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年限合计法,是一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通过将剩余使用年限与预计总年限的比值乘以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额。以一项20000元的固定资产为例,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200元,采用此法,每年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分别为6600元、5280元、3960元、20元和1320元。
在税务处理中,如遇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企业需要根据利润总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例如,如果第一年的利润总额为x1,应纳税暂时差异为62500元,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x1-62500)*25%,并相应调整所得税费用和应缴税费。
预计净残值是固定资产处置时的预期价值,企业需根据资产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预估。内资企业的预计净残值率统一为5%,而外资企业的预计净残值率一般为10%。净残值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剩余价值,这部分在计算折旧和所得税时起着关键作用。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年限合计法,是一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通过将剩余使用年限与预计总年限的比值乘以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额。以一项20000元的固定资产为例,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200元,采用此法,每年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分别为6600元、5280元、3960元、20元和1320元。在税务处理中,如遇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企业需要根据利润总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例如,如果第一年的利润总额为x1,应纳税暂时差异为62500元,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x1-62500)*25%,并相应调整所得税费用和应缴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