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贷资产的十二级分类系统是一种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它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市场竞争状况、担保条件等因素,将资产分为从最安全到风险较高的级别。以下是各等级的基本定义:
1.正常1级:借款人的市场竞争优势极强,现金流量充足,还款能力和意愿极佳,有充分证据表明能按期全额还款。
2.正常2级:市场竞争力强且现金充裕,融资能力强大,还款意愿积极,表明能按期足额还款。
3.正常3级:竞争力较强,现金流稳定,还款能力和意愿良好,预计不会出现违约风险。
4.正常4级:市场竞争能力稳固,还款意愿良好,风险较低。
5-6.关注级:借款人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还款能力尚可。关注1级有良好的还款意愿和担保;关注2级可能有欠息或逾期,但担保有效。
7-9.次级级:借款人还款困难,可能需要追偿担保,损失率在20%-60%之间,风险逐级增大。
10-11.可疑级: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极低,执行担保会有重大损失,损失率超过60%。
12.损失级:无论采取何种措施,贷款都无法收回,是信贷资产分类中的最高风险等级。
以上分类旨在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信贷策略。理解这些分类对投资者、银行和借款人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信贷决策和资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