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拼音:Rì kòu。
日寇,即侵华日军,通常指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的旧日本军队(即日语中的“大日本帝国陆军、海军”),日军当时自称“皇军”。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中国称之为“日寇”。
日本军组建于1867年,解散于1945年;最高统帅为日本天皇,由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直接指挥。直到日本军在战败后解散为止,日本都没有成立独立的空军,陆军与海军拥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的中国驻屯军等部队对中国腹地展开进攻。日军大本营于1939年发布大陆令362号编成中国派遣军。1867年,明治维新之后,明治开始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欧式军队以维护日本天皇对日本的集权统治。
在法国和德国的帮助下,日本军队逐渐成为当时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之后,日本军队开始参与了近代历史上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攫取了不少利益。特别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和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获得大量赔款以及中国的台湾岛、辽东半岛等土地。
中日甲午战争的介绍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戦争、国际通称First 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指在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期间,中日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后,展开了一系列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行动。在清政府协助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的过程中,日本出兵朝鲜,突袭清政府的北洋海军,引发甲午战争。日本分水陆两方向中国进军,陆军先后占领了平壤、辽东半岛,将战火引至中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