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有没保存下来的失传的佛经吗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13 02:17:07
文档

有没保存下来的失传的佛经吗

今天,记者在南京博物院见到了那部世界上唯一的一部《佛说三十七品经》。这部经书是手工钞缮在一张纸上的,长度超过2米,宽度仅为20余厘米,字体为隶书,每个字只有指甲盖大小,字数仅有数千。抄经的纸张已经残破,经文上还有涂改和补充的小字。据南京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凌波介绍,这部经是南博前身中央博物院于1942年在甘肃敦煌购得,当时只有一页纸,收藏后才进行装裱。由于没有更多的记载,因此不知道这部佛经来自何人。
推荐度:
导读今天,记者在南京博物院见到了那部世界上唯一的一部《佛说三十七品经》。这部经书是手工钞缮在一张纸上的,长度超过2米,宽度仅为20余厘米,字体为隶书,每个字只有指甲盖大小,字数仅有数千。抄经的纸张已经残破,经文上还有涂改和补充的小字。据南京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凌波介绍,这部经是南博前身中央博物院于1942年在甘肃敦煌购得,当时只有一页纸,收藏后才进行装裱。由于没有更多的记载,因此不知道这部佛经来自何人。

2016年新闻:失传1200年的佛经现身南京博物院
今天,记者在南京博物院见到了那部世界上唯一的一部《佛说三十七品经》。这部经书是手工钞缮在一张纸上的,长度超过2米,宽度仅为20余厘米,字体为隶书,每个字只有指甲盖大小,字数仅有数千。抄经的纸张已经残破,经文上还有涂改和补充的小字。据南京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凌波介绍,这部经是南博前身中央博物院于1942年在甘肃敦煌购得,当时只有一页纸,收藏后才进行装裱。由于没有更多的记载,因此不知道这部佛经来自何人。
这部经书才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而且是由佛教典籍和敦煌遗书评选组组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圆广锠点名入选的。圆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至少从南北朝时期起,这部经书就被认为是失传了。虽然南京博物院1978年编写的《一级藏品目录》中登记这部佛经是北魏时期的,但圆广锠教授肯定地说:“是东晋期间的——纸张是东晋的白麻纸,字体隶书,写经的标准、界栏等集团风格就是东晋的。全世界5万件敦煌写经我亲眼看过3万卷,北魏期间的写经风格与此不同。”敦煌写经大部分是唐朝的,因此,东晋期间的写经就显得非常珍贵。
这部经书没有留下任何题记,无从断定抄经者的身份。圆教授说,抄经者多是的和尚或居士,当时抄经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寺庙让写经僧或雇佣人去写经,写好后由寺庙收藏;一种是由写经者雇佣人写好后,送到寺庙或出售给信徒。据了解,敦煌藏经洞内所藏文物时间跨度为公元4世纪到11世纪初。专家认为,南京博物院的这部佛经,属于敦煌藏经洞内时代最早的那批佛经;根据目前进行的全世界敦煌遗书调查,全世界仅此一份《佛说三十七品经》,其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极为珍贵。
(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失传1200年佛经现身南京博物院
中国佛教消息网讯:千余年来,那部经书只有目录存世,但其内容无人知晓,直至去年底,那部经书才在南京博物院库房内被确认。

文档

有没保存下来的失传的佛经吗

今天,记者在南京博物院见到了那部世界上唯一的一部《佛说三十七品经》。这部经书是手工钞缮在一张纸上的,长度超过2米,宽度仅为20余厘米,字体为隶书,每个字只有指甲盖大小,字数仅有数千。抄经的纸张已经残破,经文上还有涂改和补充的小字。据南京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凌波介绍,这部经是南博前身中央博物院于1942年在甘肃敦煌购得,当时只有一页纸,收藏后才进行装裱。由于没有更多的记载,因此不知道这部佛经来自何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