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灾害预警涵盖了干旱、暴雨、暴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大雾和霾等11类灾害。
预警信号则更加细致,包括干旱、暴雨、暴雪、冰雹、大风、雷电、高温、寒潮、霜冻、大雾、沙尘暴、霾、道路结冰和森林(草原)火险天气预警等14类。
暴雨预警级别分为红、橙、黄、蓝4级,而暴雨预警信号则分为红、橙、黄3级。
在时效性上,预警主要针对短期预报,一般在每天的08时或20时前发布,预报时效多在24小时以上。相比之下,预警信号是针对短时临近预报,对即将发生或已发生的灾害天气进行预警。发布时间灵活,预报时效短,预报更及时、准确率更高,可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发布、确认、升级和解除,预报时效多在0—6小时。
预警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气象台联合发布,而预警信号则由当地气象台直接发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