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盘的解释是什么?
托盘(tuōpán)是指盛放碗碟等的盘子,通常为长方形,由木头或金属制成。其结构特点是左右对称的“托”字部分和上下结构的“盘”字部分。拼音为tuōpán,词性为名词。
托盘的具体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 引证解释:在古籍中,托盘用作端饭菜时放置碗盏的盘子,也用来盛放礼物。例如,《水浒传》中提到:“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金瓶梅词话》中也描述:“西门庆便叫玳安用方盒呈上锦帕二方,宝_一对,戒指六个,放在托盘内送过去。”在现代文学中,如老舍的《二马》和曹禺的《日出》等作品中,也有使用托盘的情节。
2. 国语词典:托盘是可以盛放东西、用手托持的盘子。
3. 网络解释:托盘是成组运输的载货工具,通常指一种载货平台,便于货物的移动和装卸。通过托盘,静态的货物可以转变为动态,使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这种以托盘为基础的动态装卸方法,称为托盘作业。
关于托盘的诗句、单词、成语和造句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例如,成语“全盘托出”意指全部说出来,没有保留;而“托盘托出”则是指把东西放在托盘上递给对方。在现代生活中,托盘的使用也非常广泛,从家庭餐桌到工业化生产线上,都可以看到托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