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个人交税比例怎么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05 03:14:12
文档

个人交税比例怎么算

举个例子。1.李某某在12月份税前工资13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2.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13000-1100-5000=6900(元)。3.参照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不超过13000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4.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6900×10%-210=480(元)。5.如按照适用3500元的旧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3500)=12000-1100-3500=7400元。6.参照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推荐度:
导读举个例子。1.李某某在12月份税前工资13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2.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13000-1100-5000=6900(元)。3.参照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不超过13000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4.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6900×10%-210=480(元)。5.如按照适用3500元的旧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3500)=12000-1100-3500=7400元。6.参照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
举个例子:
1.李某某在12月份税前工资13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
2.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13000-1100-5000=6900(元)
3.参照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不超过13000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
4.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6900×10%-210=480(元)
5.如按照适用3500元的旧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3500)=12000-1100-3500=7400元
6.参照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7.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7400×20%-555=925元
8.不过在新个税制度下,个税算法和之前真的不一样了。以前是每月单独计算个税,而2019年起采用每月预扣预缴、次年统算多退少补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还是每月算一次缴一次,不同的是算法由根据单月数据算,修改为按累计数据计算。具体公式为:
9.本月应扣缴税额= (本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 *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10.本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 累计收入 - 累计免税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累计减除费用=5000*月份数。
拓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扣除比例:
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文档

个人交税比例怎么算

举个例子。1.李某某在12月份税前工资13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2.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13000-1100-5000=6900(元)。3.参照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不超过13000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4.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6900×10%-210=480(元)。5.如按照适用3500元的旧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3500)=12000-1100-3500=7400元。6.参照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