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壁虎是一年四季都活的,但冬季的活动力差些,有的壁虎品种会冬眠!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5/25/10/1590374215925670
一、壁虎知识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爬行纲 Reptilia
目: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蜥蜴亚目 Lacertilia
科:壁虎科 Gekkonidae
壁虎(houselizard)又称守宫,以捕食小虫子维生,本来是害虫的天敌,可以作为环境有害生物之生物防治。雄壁虎会叫,叫声扰人清梦;加上壁虎捕食飞虫时,在墙角甚或在墙壁上,留下许多粪粒,不易清除洁白的墙上污迹,在此不建议除去壁虎,因为它们基本上来说是有益的动物。
二、壁虎之形态
常见的壁虎一般体型细小,体全长最大不超过40公分。身体通常上下扁平,皮肤柔软,外表有小型而软质的鳞片,但头部背面没有对称排列的大鳞片。眼睛通常很大,其瞳孔为垂直型与猫眼相似(Gonatodes属与Sphaerodactylus属壁虎例外,彼等具有圆型瞳孔),多数无活动眼睑(Eublepharis属壁虎例外,常见的豹纹守宫、双头守宫就是属於这一属),且常吐舌用以舔眼。壁虎四肢发达,其脚趾大都强而有力,许多品种的脚趾具吸_形的趾垫,脚趾宽扁,且趾下有皮瓣,皮瓣上有数以万计的细毛(大约有100微米长),每一细毛又有许多的分叉(每根大约有100~1000个分叉出来的微细毛)。这些皮瓣下的细毛,使得壁虎能在平滑的墙壁上爬行,即使是垂直甚至於倒吊的平面上,仍能行走自如。
三、习性
壁虎广泛分布於各大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其栖息环境大都是地栖性,但亦有部份是树栖性;包括:树林地、开阔地、乾河沟、沙漠、草原及住宅区等。一般居家中常见的壁虎多为夜间活动,称之夜行性(nocturnal),多於晚间发现在灯光下、墙壁上。由於夜间照明灯光诱来许多摇蚊、家蚊、蝇蚋等飞虫,甚或爬虫,壁虎即在此灯光底下守株待兔,俟机捕食;但也有以白天活动为主的壁虎,例如少数种类的日光壁虎(Phelsumaspp.)。壁虎为虫食性(insectivorous),主要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少数种大型壁虎,也以小蜥蜴、小型_齿目动物(老鼠)或小鸟为食;有些会兼食水果或吸取花蜜。
壁虎部份种类的雄性会叫,为蜥蜴亚纲中唯一能高声鸣叫的爬虫动物。它们大多能发出叫声,其声音从轻小的声音到极大的吼叫都有。壁虎是所有蜥蜴亚纲中最能发出叫声和使用叫声来表达的蜥蜴。蝎虎擅於鸣叫,多分布於天气暖和的长江中、下游,北方亦偶而可见。常见者为无疣蝎虎,不常叫。壁虎具有极其敏感之听觉辨识能力,其耳窝对於微弱及尖锐频率之声音,具有自发性的扩大机制,学术上常用为实验材料。
壁虎遇有敌害或干扰时,容易断尾逃脱(Agamura属壁虎例外)。断尾之壁虎尾巴再生力很强,不数日即再长出新尾巴来。生殖方式为卵生,大多数壁虎每次均产两个蛋。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5/25/10/1590374215669164
正在吞下家中衣蛾(专咬啮衣物棉被的讨厌害虫)的壁虎!
四、壁虎的长项
壁虎在灯光下、墙壁上常飞檐走壁,甚至於倒挂在天花板,来去自如,人称之『壁虎功』。检视其足趾,发现有皮瓣之构造。壁虎在脚掌_节之腹面覆盖著一层极其微细、数百万根之角质毛(keratinhairs);基於vanderWaals原理及毛细管现象(capillaryinteractions),每一根角质毛能产生10-7牛顿之吸力(minisculeforce)。无数角质毛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惊人的黏著力量:每平方公分达10牛顿(10N/cm2)。此一特殊构造,赋予壁虎的足趾与生具有特异功能,即使倒吊在平滑的玻璃天花板上,来去自如。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5/25/10/1590374216969774
正在吞吃蟑螂的壁虎!
四、种类
壁虎(或称守宫、蜥虎等)在演化史上属於有鳞目(Squamata)蜥蜴亚目中较古老的种类-壁虎(守宫)科(Gekkonidae)。全世界约有1,050多种,分隶83属(占全部蜥蜴种类约五分之一以上)。大有十二种:
(一)守宫(Gekkohokouensis)
俗称壁虎,体背具大型横斑,延伸至尾部,第一趾不具爪,体背面疣鳞较高,四肢背面皆无疣鳞,腹鳞大而平滑,覆瓦状排列。趾腹面具皮瓣,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住家、草原、林地,夜行性,以昆虫为食,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地区。
(二)蝎蜓(Hemidactylusbowringii)
俗称无疣蝎虎,足趾腹面具皮瓣,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建筑物、草原、林地,夜行性,以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三)蝎虎(Hemidactylusfrenatus)
身体扁平,吻端圆钝,眼睛大型,四肢短,趾端彭大,体色易改变,头侧有一黑褐色条纹,经眼达体侧,腹面白色。趾腹面具皮瓣,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建筑物、草原、树林中、垦地,黄昏出现,夜行性,以昆虫为食。
(四)大守宫(Gekkogecko)
俗称蛤蚧,全长25-35公分之大型守宫,体形壮硕,体灰蓝色,夹杂橘黄色与淡蓝色水滴状的斑纹,皮肤上覆盖著疣状突起。大眼橘色,夜间视力佳。脚趾趾端彭大,多数脚趾具有爪子,以利爬行。栖息於森林或住家内,以大型昆虫、它种守宫或老鼠为食。为一种中药材。
(五)兰屿守宫(Gekkokikuchii)
俗称菊池氏蛤蚧、兰屿壁虎。体背中线两侧,各有一行褐色斑纹,体色多变化,尾有栉刺状环节,趾腹面具皮瓣,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建筑物、垦地、阔叶林、海岸等地。夜行性,以昆虫为食,常见於兰屿各地。
(六)锯尾蝎虎(Hemidactylusgarnotii)
身体扁平,颈部宽而扁平,吻鳞圆钝,体背黄褐色,有小圆斑排列。大眼,四肢短小,第四趾最长,趾腹面具皮瓣,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建筑物、阔叶林,夜行性,以昆虫为食,孤雌生殖。
(七)雅美鳞趾蝎虎(Lepidodactylusyami)
体色多变化,背部有二列纵向的大型深色斑块,四肢短小,趾端膨大,鼻孔与吻鳞未相邻,趾腹面具皮瓣,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建筑物、阔叶林;以昆虫为食。
(九)鳞趾蝎虎(Lepidodactyluslugubris)
颜面有一条过眼之褐线,肩部一呕两个黑色的斑点,尾部两侧呈小锯齿状,尾部呈扁平状,体有波浪状花纹,趾腹面具皮瓣,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建筑物、阔叶林、垦地,以昆虫为食。
(十)半叶趾蝎虎(Hemiphyllodactylustypus)
体褐色或灰褐,四肢短小且第一趾极短,趾腹面具二列皮瓣,尾呈圆筒形,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阔叶林,夜行性,以昆虫为食。
(十一)裂足蝎虎(Gehyramutilata)
体色多变化,背部灰褐色,有明显淡色条纹,头宽而扁平,吻端圆钝,尾长扁平而尖,两侧呈锯齿缘。趾腹面具皮瓣,头部无对称鳞。无毒,栖息於建筑物、阔叶林、垦地,以昆虫为食,夜行性。
(十二)琉球裂足蝎虎(Gehyravariegata)
与前种类似。
(十三)扁尾守宫(Cosymbotusplatyurus)
长约12公分,为居家型守宫。後肢後缘、体侧面及尾侧面覆有不太发达的皮肤薄膜。脚趾根部有蹼状薄膜,具有极佳之跳跃能力。夜行性,以小型昆虫或蜘蛛为食,分布於东南亚,台湾甚少见;在原产地为大守宫之食物来源。
五、壁虎防治方法
守宫每天守在灯光下、墙壁上捕食小虫,包括蚊、蝇、蟑螂,甚至於老鼠,为我们除害;可供为病媒防治之天敌,是为有益动物。如堪忍受,能不防治,就不防治,不一定要赶尽杀绝。
居家之所以有壁虎,乃因有小虫引其来捕食。所以欲有效驱逐壁虎,首须保持居家整洁,防治蚊蝇等各种小虫。没有小虫,壁虎自然不会再来。
在开放空间里,防虫或有其难处,不易完全做到。此时如果感到壁虎很困扰,欲加以驱除或防治,则可将黏虫板置於灯光下,或贴於墙上,除了可以黏捕小虫外,更可利用黏胶上捕获之小虫,兼当诱饵,黏捕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