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生物样品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人们按不同需求将样品保存在4℃,-20℃,-80℃或温度更低的冰箱中,或者保存在液氮中。零下20℃的冷冻温度一般能延长贮存期。分析挥发性物质不适用冷冻程序。
样品贮存的温度对有效保存时间的影响很大。选择合适的贮存方式和贮存温度很重要。但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研究者也要充分注意样品在贮存或固定前的处置时间和方式。样品从开始收获到固定或低温保存前这段时间,仍有一些生化过程在较快地进行。这些生化反应的速度直到样品被固定或者低温保存时才显著降低。这一段时间越短越好。
生物和医学上的低温:
是一个比较宽的温度范围。从大多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37℃以下到几个K(开尔文),都可以称为低温(绝对零度为-273.15℃即0K)。本文从样品保存的角度,将低于常温(室温,25℃左右)的温度理解为低温。低温能抑制生物体的生化活动,这是自然界固有的物理化学规律。
根据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方程,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度越慢,样品的保存时间越长。因此,为了使生物样品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人们按不同需求将样品保存在4℃,-20℃,-80℃或温度更低的冰箱中,或者保存在液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