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教学设计的原则。
首先来看层递性原则。层递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梯度。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绝大多数学生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学有所得。
其次是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力求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达成目标。多样性原则解决了困扰教师教学的枯燥与乏味问题,使教学焕发生机,使学生迸发激情。常
最后是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与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不相关的材料、活动、环节统统删掉,留下与之相关的内容。
总之,层递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与相关性原则是统领教学设计的三原则,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收与放的关系。“放”就是要放手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收”就是要把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引入新课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放”与“收”同等重要。没有“放”就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损伤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收”就会扰乱学科乃至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违背教学规律。
2、新与旧的关系。“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与更新,决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切教学要素的全盘否定,而是扬长避短,在教学手段上,传统使用的粉笔、黑板、图片等教具,在现代开放式教学中同样有利用价值,只是运用的方式、方法与目的不同而已。开放式教学手段强调的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互融互补,而不是对过去的绝对抛弃。
3、导与学的关系。在“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中,教师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教师知识的权威性在不断下降,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可能超过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如果仍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就会受到学生的嘲笑。在开放性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是一个双向和驱动的过程,学生由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教师的注意力不再是集中在对学生要求什么、灌输什么,而是在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