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道教和佛教有冲突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05 12:42:14
文档

道教和佛教有冲突吗?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南北朝时期佛教非常兴盛。战火纷飞、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往往是宗教滋生的温床。人们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便需要有宗教来聊以寄托。佛教这种宣扬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精神,尤其适合这种战乱社会状况。
推荐度:
导读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南北朝时期佛教非常兴盛。战火纷飞、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往往是宗教滋生的温床。人们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便需要有宗教来聊以寄托。佛教这种宣扬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精神,尤其适合这种战乱社会状况。
佛教道教两教有相容的方面,但也有冲突:道教追求现实生活,而佛教舍弃现实生活。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

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南北朝时期佛教非常兴盛。战火纷飞、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往往是宗教滋生的温床。人们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便需要有宗教来聊以寄托。佛教这种宣扬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精神,尤其适合这种战乱社会状况。

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反映出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欣欣向荣景象。连很多皇帝也是忠实的佛教徒,比如梁武帝萧衍,这哥们好好的皇帝当着竟跑去出家做和尚,后来又让群臣捐钱来赎他还俗,这笔钱就用来修寺庙。

北魏建立者是姓拓跋的鲜卑族人,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地区,他们必须对汉人文化传统予以尊重,对汉人更宽容,才能长治久安。北魏统治者发现,此时佛教在汉人中很流行,这个宗教不极端,如果运用的好,可以有利于统治。

北魏历代皇帝都允许民间修寺院,寺院可以有自己的财产和武装。一些生活不下去的人,就出家当和尚,既能混得一口饭吃,还能得到寺院的保护,从此成为“有组织的人”,腰杆硬多了。

北魏时期佛教盛行,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比如最有名的是云冈石窟,被誉为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档

道教和佛教有冲突吗?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南北朝时期佛教非常兴盛。战火纷飞、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往往是宗教滋生的温床。人们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便需要有宗教来聊以寄托。佛教这种宣扬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精神,尤其适合这种战乱社会状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