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写的是心鞿羁而不形兮,气缭转而自缔。鞿羁,读音为jījī,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马缰绳和络头,比喻束缚。
出处:《楚辞·九章·悲回风》:“心鞿羁而不形兮,气缭转而自缔。”释意:我的心被束缚不得舒展啊,像被千万条绳索把它捆紧。
《九章》各篇的思想内容,因并非出于一时一地,所以应当分别看待。
《楚辞》篇名。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
宋代洪兴祖则疑《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4篇非屈原作(《楚辞补注》)。明代许学夷也以《惜往日》、《悲回风》二篇非屈原口气,疑为唐勒、景差等人所作(《诗源辨体》)。清代顾成天则定《惜诵》、《惜往日》二篇为河、洛间人所作(《读骚别论》)。而近人还有说《哀郢》为庄辛所作的(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但所有这些怀疑,多以文气为判定真伪的标准,尚无确凿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