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2013年,美国一名32岁女子此前因被“艰难梭菌”感染,多年来经常呕吐及腹泻。于是她接受了一项手术,从自己体型肥胖的女儿胃部抽取粪便微生物,移植至自己的肠中,期望根治疾病。但该女子接受手术后虽然痊愈,体重却无故暴增,从手术前的62公斤长到了16个月后的77公斤磅,与自己的女儿一样,也变成了一个肥胖的人。
该名女子实施手术的罗得岛布朗大学医学院医生凯莉透露,手术十分顺利,但病人约一年后回到诊所,投诉体重暴增,其身体质量系数(BMI)由原本的26(过胖),急增至33(中度肥胖)。此外,这名女子还表示感到有东西在体内不断移动。
据悉,该女子其后接受营养师指导减肥,但体重不减反增,院方怀疑手术影响了她的新陈代谢,同时也不排除是抗生素影响等其他原因。过去在老鼠身上的实验显示,移植肥胖生物细菌将引致接受方体重大增,不过由于人类病例极少,凯莉目前仍未能确认女子体重持续上升的原因。
粪便移植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能是利用粪便中有益菌种的生态占位,定植抗力,生物夺氧,免疫调节,降低肠腔pH值和细菌代谢产物的营养等。
移植的粪便中最重要的是常年栖息于肠道内的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它们和肠道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与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及来自胃、肠、胰和肝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和胆盐等)共同构成肠道微生态系统。粪便移植的意义就在于重建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