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包三问”是指:
1. 包掌握情况: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定期了解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社会动态、民意诉求等。
2. 包思想教育:通过上门谈心、宣传政策、解释法律法规等,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民生观,消除疑虑,增强信心。
3. 包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深入调查,通过协调、协商、协作等方式尽力解决;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积极帮助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说明情况、讲清道理。
4. 包稳控管理:对有具体利益诉求的群众,要协助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劝阻其通过合法渠道反映问题,引导其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
5. 包依规依法处理:对不支持、不配合工作的群众,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三问”是指:
1. 问来访群众:直接倾听来访群众的诉求和意见。
2. 问村、乡相关负责人:了解村、乡相关负责人在处理群众问题时的具体做法和效果。
3. 问接待人员自身:反思自己在接待群众来访时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提高。
通过“五包三问”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落实。同时,“五包三问”也是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