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19 15:07:43
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
《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其中又分为相和歌、鼓吹曲和杂曲三类。相和歌中尤多,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这些诗歌在音乐上各具特色,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则是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乐;杂曲只是一种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
导读《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其中又分为相和歌、鼓吹曲和杂曲三类。相和歌中尤多,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这些诗歌在音乐上各具特色,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则是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乐;杂曲只是一种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

《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其中又分为相和歌、鼓吹曲和杂曲三类。相和歌中尤多,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这些诗歌在音乐上各具特色,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则是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乐;杂曲只是一种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
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
《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其中又分为相和歌、鼓吹曲和杂曲三类。相和歌中尤多,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这些诗歌在音乐上各具特色,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则是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乐;杂曲只是一种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