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已经配镜的患者在使用弱视治疗仪时需要佩戴眼镜。戴眼镜是弱视治疗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持续佩戴。
2. 通常情况下,每天进行一次治疗,每次训练2到3个功能。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每天进行2到3次训练,每次训练之间应间隔2小时以上。相邻两天应训练不同的功能,可以根据仪器提供的训练安排表进行,或者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最好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等级视力-对比敏感度训练)。可以在仪器提供的训练安排表中增加一个功能,以丰富训练内容。
3. 每个功能每只眼睛只需训练5分钟,或者根据医嘱适当延长训练时间(后像训练除外)。
4. 等级视力-对比敏感度训练是提高视力效果最佳的功能,但训练时可能有一定难度。只要坚持训练,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5. 每台弱视治疗仪都附带有机内视力表,但这个视力表与5米视力表可能存在1到2排的偏差。当视力达到0.9或者伴有近视、高度远视时,偏差可能会更大,仅供参考,不能完全代表5米距离的视力。但如果儿童今天能在机内视力表上看清0.5,下个月能看清0.7,即使他的实际视力不一定是0.7,这也说明儿童的视力有所提高。
最后,弱视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发现并治疗。最佳治疗时间是四到六岁之间。对于单眼弱视的儿童,比较难以发现,通常发现时年龄较大,因此更要及时治疗,一天也不能拖延。选择治疗仪时必须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