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针叶林土壤的EC标准范围:理想的EC值介于0.5至2.5毫秒/厘米之间。超出此范围将不利于植物生长。
2. 草原土壤的EC标准范围:理想的EC值介于0.5至1.5毫秒/厘米之间。EC值过高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而过低则会影响植物的吸水能力。
3. 农田土壤的EC标准范围:理想的EC值介于0.2至1.5毫秒/厘米之间。根据具体的农作物和土壤种类,EC值可能有所不同。
关于土壤实际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传统的乙酸铵交换法在测定酸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时,不仅包括了土壤的永久负电荷,还包含了部分可变负电荷。因此,它测得的结果通常高于酸性土壤在自然状态下实际所带的负电荷。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富含铁铝氧化物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土壤的“实际阳离子交换量(ECEC)”概念。该方法通过中性乙酸铵浸提法测定的交换性盐基阳离子总量(包括钙、镁、钾、钠离子)与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测得的交换性酸总量(包括氢、铝离子)之和,来表示酸性土壤的实际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类型的介绍:土壤大致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中国的主要土壤类型包括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
红壤系列的介绍:红壤系列是中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从南到北,红壤系列包括砖红壤、燥红土(稀树草原土)、赤红壤(砖红壤化红壤)、红壤和黄壤等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