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屈光不正性弱视是一种视力障碍,即便在佩戴眼镜后,患者的视力仍无法达到正常矫正水平。
2. 患者通常存在屈光参差,这可能是因为一只眼的屈光不正度数显著大于另一只眼,或者两眼的屈光不正差异较大。
3. 屈光不正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都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
4.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一只眼近视,另一只眼远视,这种单眼视力较差会导致视力较好的一眼发生形觉剥夺,进而引发弱视。
5.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诊断应在儿童早期进行,通常建议在三岁时开始验光检查。
6. 一旦确诊,应采取措施,如配戴眼镜、遮盖视力较好的眼睛等,来治疗弱视。
7. 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同视机等设备刺激视力较差眼睛的发育。
8. 儿童在八岁前进行治疗,恢复正常视觉的可能性较大。
9. 若超过八岁才开始治疗,效果通常会较差,因为视觉发育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