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税工资=应发工资-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险-生育保险 +通讯费(如果应发工资不包含通讯费)。
计税工资是企业所得税计算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实行计税工资制的纳税义务人,只能在计税工资标准限额内据实列支扣除工资费用,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应税所得中扣除。准予扣除的工资费用限额=全年平均职工人数*计税工资标准*12
在上述公式中,计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800-960元之间,各地有所不同。具体执行标准,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咨询。
举例说明,A公司全年发生工资费用120万元,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准予扣除的工资费用限额为100万元,那么,该公司只能在应税所得中扣除100万元。因此,其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20万元(120-100)后,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
如果A公司全年发生的工资费用只有90万元的话,那么,该公司可以在应税所得中扣除90万元,与会计中列支的费用金额相等。因此,其无需对此费用进行纳税调整。
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款=(劳务报酬收入-费用扣除额)*税率。根据题中情况,相关的费用扣除额和适用税率为800元和20%。劳务报酬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交纳。因此,你应当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交纳。
拓展资料:
税收是国家(政府)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