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结构性梗阻”和利率双轨制是导致金融空转的主要原因。
1、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空转的原因可能不在于金融市场本身。相反,它可能体现了金融的工具功能,作为一种满足市场实体以避免风险的工具。因此,“金融空转”现象不应局限于金融市场,而应该是存在于实体经济中。事实上,从一些研究经验中不难看出,只有当金融市场的供给侧丰富,资本需求侧的实体经济不能满足资本供给侧的回报需求时,才会出现“金融闲置”的问题。
2、 利率自由化的改革使增加资本使用成本成为一种可能,这就为一些金融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又或者,严格的汇率制度使得国际社会期望人民币单方面升值,热钱以出口贸易的名义流入中国,导致进口贸易开始膨胀,从而金融市场就有了主要风险点。
3、 利率双轨制顾名思义就是有两种利率制度,分别是受到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完全市场化的回购利率。
4、 第一条轨道是以国家银行为主,由国家银行主导的,它们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它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也是清算银行,这些银行可以吸收大量的低息需求存款和无息结算存款。因此,官方利率的执行相比会更加的规范化。另一条轨道是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城乡信用社,它们在特定业务中以某种隐蔽的方式提高贷款利率,他们往往有一定的客户和市场。与此同时,国家也会变相地提高存款和贷款利率。简单来说,利率双轨制就是指官方利率和黑市利率的共存。
拓展资料
1、 杠杆率指的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总资产与股本资本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公司债务风险指数的指标,也就是从公司的侧面来反映公司的偿还能力。杠杆的倒数是杠杆的倍数。杠杆率越高,就越容易受到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的影响。
2、 杠杆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当公司盈利时,增加杠杆率可以扩大利润,但如果它们增加得太多,风险就会上升。因此,高杠杆率不仅会带来好处,而且还会放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