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五种职能基础上,货币的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具体如下:
1,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即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
2, 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即商品-货币-商品。
3,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4,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执行清偿债务时所执行的职能。支付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的。
5, 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称其为世界货币。世界货币作用,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需要现实的货币,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产生的。
拓展资料: 我国历代纸币有:交子、会子、清代纸币、苏区纸币、人民币。目前世界,亚洲34种,大洋洲4种,欧洲28种,美洲28种,非洲33种。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纸币、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出现后,人们又把它们纳入货币范围之内。后来逐渐认识到,银行存款也具有与纸币一样的性质,利用它能够购买商品,支付劳务。并且,银行存款与金属货币和纸币等之间存在着频繁的对等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