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赵堡太极拳共有75式。
2. 赵堡太极拳的正宗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南方道人在山西传授“丹功拳技”给王林桢。
3. 1596年,蒋发成为王林桢的徒弟,经过七年的学习,掌握了这门技艺。
4. 蒋发在西安磨豆腐期间,不仅刻苦练拳,还将“丹功炼形绵拳”与“原始通背缠拳”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5. 蒋发回到赵堡后,遇到了邢喜怀,并将所学传授给他。
6. 1638年,蒋发参与李际遇的起义。在开封普济寺休养期间,他还帮助寺庙编排了一套名为“鬼扯攒”的拳术。
7. 1647年,李际遇遇害后,蒋发逃至陈家沟。
8. 约1615年,陈家沟的陈王廷诞生,他幼时在千载寺学习武术。
9. 1641年,陈王廷成为乡兵守备。1647年,他与蒋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0. 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后,清政府实施了禁武令,这反而推动了武术特别是拳术的发展。
11. 在清王朝的统治下,民间武术教学转为在夜间进行,教师们自称为“夜藏行”。
12. 蒋发在赵堡、陈沟、博爱等乡村武术社团担任讲师,不同的武术班次侧重点不同,包括“软手十三势”、“通背缠拳四、五路”和“炮锤”等。
13. 赵堡太极拳的传承线包括蒋发、邢喜怀、张楚臣、陈敬伯、王柏青、张宗禹、张彦、陈清平、张敬芝、和兆元、牛发虎、武禹襄、李作智、李景元、任长春等。
14. 王林桢的传承线继续传递至霍文毅、霍秉昌、霍金龙等人,其中一些式名与现行的赵堡太极拳有所不同,被称为“武当真传太极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