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磁感应涡流。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发现的。
在物理学其他领域中,他证实了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并测得误差在1%以内的光速值。他发现铜盘在强磁场中运动时出现涡流,并对望远镜装置做过改进。
1845~1847年间,傅科和菲佐合作,改进了达盖尔的照相技术,并把它应用于天文摄影;1847年,改进了惠更斯的锥摆钟,而制成了傅科钟,后来用它测定地球的转动。
1848年,发现当日光通过合钠盐的碳弧焰时,在其光谱的钠D线处,出现两条黑线,后来知道,这就是钠的吸收光谱;1852年发明了回转仪,并发现了回转罗盘效应;1855年设计了光度计。
1855年,傅科发现在磁场中的运动圆盘因电磁感应而产生涡电流,被称为“傅科电流”;1857年创制了“傅科棱镜”,用于偏振光的研究并提出用镀银玻璃反射镜代替金属反射镜;1858年,又设计了反射式望远镜的椭球面镜;1860年发明了定日镜的跟踪系统。
电磁炉加热其工作过程如下:
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电磁灶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工作的,是现代家庭烹饪食物的先进电子炊具。它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用来进行煮、炸、煎、蒸、炒等各种烹调操作。
特点: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省电节能、不污染环境、安全卫生,烹饪时加热均匀、能较好地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和营养素,是实现厨房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新型电子炊具。电磁灶的功率一般在700~1800W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