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蓝岭"号两栖指挥舰的服役,为美国海军带来了首个功能全面、性能卓越的大型海上指挥中心,技术上彻底解决了大规模海上联合作战的指挥问题。
2. 在"蓝岭"号加入海军行列的同时,其姊妹舰"惠特尼山"号也作为大西洋舰队的旗舰服役,标志着美国两大舰队均以蓝岭级指挥舰作为旗舰。
3. 在过去25年中,"蓝岭"号在全球多个海域参与了美国海军的重大行动,活跃的身影成为了这一时期的常态。
4. 尽管"蓝岭"号的服役并未引发全球海军的效仿潮,其建造计划也未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但它仍孤独地航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上,成为时代的先驱。
5. "蓝岭"号和"惠特尼山"号的孤立无援,背后的原因是需求、技术和经济的平衡问题。
6. 尽管"蓝岭"号的舰体仍然年轻,但随着海军通信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装备的部分设备已显陈旧。然而,通过对老化设备的更新,"蓝岭"号保持了其整体的先进性。
7. 电子设备的微型化和抗干扰能力的提升,使得其他类型的大型舰船,如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已具备两栖作战的指挥能力,这对"蓝岭"号这类专用两栖指挥舰的未来构成了挑战。
8. "蓝岭"号两栖指挥舰,作为美国海军综合作战指挥能力最强的战舰,是第7舰队的旗舰。该舰舷号为19,于1967年2月27日开始建造,1969年1月4日下水,1970年11月14日服役。它是自二战以来设计的最大指挥舰,能够在两栖作战中提供海、空、陆的综合指挥控制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