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求中国院考研音乐史的资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19 02:35:22
文档

求中国院考研音乐史的资料

一、远古、夏、商时期。1、旧、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一般知识。2、古代音乐文献所记载的原始音乐活动、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及其与中国音乐起源、氏族社会音乐文化、原始音乐形态和审美等问题的关系。3、部分岩画从图像学的角度所反映出的远古时期乐舞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文化功能。4、关于这一时期的出土和传世乐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乐器的材质、结构性能来比较和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及观念。5、金属乐器的出现及其意义。二、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1、西周礼乐制度中音乐使用形式的具体规定,以及礼乐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2、儒家音乐思想、墨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3、这一时期的乐律理论(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4、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特点,以及此套编钟出土的重要意义。
推荐度:
导读一、远古、夏、商时期。1、旧、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一般知识。2、古代音乐文献所记载的原始音乐活动、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及其与中国音乐起源、氏族社会音乐文化、原始音乐形态和审美等问题的关系。3、部分岩画从图像学的角度所反映出的远古时期乐舞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文化功能。4、关于这一时期的出土和传世乐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乐器的材质、结构性能来比较和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及观念。5、金属乐器的出现及其意义。二、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1、西周礼乐制度中音乐使用形式的具体规定,以及礼乐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2、儒家音乐思想、墨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3、这一时期的乐律理论(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4、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特点,以及此套编钟出土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考生必须掌握上自远古迄至清末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横纵两方面的知识。考生应对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史实,音乐文化现象,音乐种类、风格流派、音乐形态和传承方式,音乐文化交流等领域,包括对人物、事件、文献、乐器、乐谱以及音乐史学研究状况、音乐史学研究成果、音乐文物考古等,有相当的、具体清晰的认识。
一、远古、夏、商时期
1、旧、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一般知识。
2、古代音乐文献所记载的原始音乐活动、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及其与中国音乐起源、氏族社会音乐文化、原始音乐形态和审美等问题的关系。
3、部分岩画从图像学的角度所反映出的远古时期乐舞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文化功能。
4、关于这一时期的出土和传世乐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乐器的材质、结构性能来比较和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及观念。
5、金属乐器的出现及其意义。
二、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1、西周礼乐制度中音乐使用形式的具体规定,以及礼乐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2、儒家音乐思想、墨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
3、这一时期的乐律理论(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
4、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特点,以及此套编钟出土的重要意义。
5、《诗经》和《楚辞》的音乐(结构)特点。
6、周代的“采风制度”。
7、有关这一时期的乐器、音乐文献及史料。
三、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汉代“乐府”的主要职能,以及李延年的音乐贡献。
2、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3、清商乐的兴起与发展。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融合。
5、稽康、阮籍的音乐思想。
6、京房、何承天、荀勖在乐律学方面的探索及成就。
7、这一时期的古琴音乐状况。
8、文人音乐家的出现及发明。
四、隋唐时期
1、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
2、唐代主要音乐机构的饥春音乐职能。
3、“八十四调”理论的由来,以及“八十四调”与“燕乐二十八调”间的关系。
4、唐代的“大曲”与“法曲”的各自特点。
5、唐代民间俗乐的主要形式。
6、唐代的乐器及器乐。
7、唐代的音乐文化交流。
8、这一时期的有关音乐文献。
五、宋、辽、金、元时期
1、宋代市民音乐。
2、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
3、宋、元杂剧的特点。
4、宋、元时期的重要音乐理论著作。
5、宋代词乐及姜夔的音乐创作。
6、宋、元琴人、琴派及琴曲。
7、宋、元时期的器乐艺术。
8、宋、元时期律学的新发展。
9、宋代燕乐二十八调的特点。
10、燕乐半字谱(俗字谱)的读法和特点。
六、明、清时期
1、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声腔和剧种及其音乐特点。
2、明、清时期说唱艺术的特点。
3、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方面的贡献。
4、京剧的形成及特点。
5、梆子腔的形成与特色。
6、明清时期的乐器及器乐。
7、明清时期的古琴流派及代表性琴曲。
8、明清时期的乐谱及文献。
9、明清时期的律学研究与创新。
10、明清时期的宫庭音乐。
11、有关的唱论和琴论。
12、工尺谱的读法和特点。
中国近代音乐史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中国传统音乐于近代演变发展的基本特征。
2、近代音乐思潮。
3、音乐教育。
4、音乐作品的创作。
西方音乐史部分
一、复习指南及要求
二、古希腊、罗马音乐
三、中世纪的音乐文化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五、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
六、古典主义音乐
七、浪漫主义音乐
八、1945年以前的现代西方音乐
几点说明:
1、本纲所说的主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考生应不仅要熟知作品的标题,而且对其音响、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及作品的艺术特征有一般性的了解。
2、文艺复兴以后的作曲家的原文名及生卒年,可在有关书目中查阅。
3、本考试大纲是音乐院校非音乐学系本科生已达到的教学水准。

文档

求中国院考研音乐史的资料

一、远古、夏、商时期。1、旧、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一般知识。2、古代音乐文献所记载的原始音乐活动、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及其与中国音乐起源、氏族社会音乐文化、原始音乐形态和审美等问题的关系。3、部分岩画从图像学的角度所反映出的远古时期乐舞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文化功能。4、关于这一时期的出土和传世乐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乐器的材质、结构性能来比较和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及观念。5、金属乐器的出现及其意义。二、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1、西周礼乐制度中音乐使用形式的具体规定,以及礼乐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2、儒家音乐思想、墨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3、这一时期的乐律理论(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4、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特点,以及此套编钟出土的重要意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