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君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仅十三岁。在他在位初期,由于年龄尚幼,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辅佐处理国事,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自处理政务。
宋仁宗在位期间,曾遭遇宋夏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历经三年,最终在庆历和议中得以平息,双方达成和解。在此期间,辽朝也趁机向北宋施压,要求增加岁币,这一事件被称为“重熙增币”。
面对北宋日益加剧的统治危机,赵祯在庆历三年(1043年)任命范仲淹等人实施“庆历新政”,试图进行改革。然而,由于反对势力的强大,这场改革最终未能持续。
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去世,享年五十四岁。他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谥号是“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称为“仁宗”,并被安葬在永昭陵。
在位期间,赵祯以宽厚的性情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著称,他不仅对人仁慈宽厚,对自己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他的治国方式至今仍被学者们研究和学习,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在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举国哀悼,甚至偏远山区的百姓也为之哀伤。
赵祯的治国模式至今仍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他的仁德和气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给后世历代帝王做出了表率,成为以后历代明君推崇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