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薯蓣科植物薯莨,学名Dioscorea cirrhosa。这种植物的藤本粗壮,通常能长到20米左右。其块茎生长在表土层,形状多样,如卵形、球形、长圆形或葫芦状,外皮呈黑褐色,表面凹凸不平。切开后,新鲜的断面呈现红色,干燥后变为紫黑色,直径大的可达20多厘米。茎干呈绿色,无毛,且右旋,有分枝,下部带有刺。
薯莨的叶子分为两种情况,茎下部的是互生,而中部以上的是对生。叶片为长椭圆状卵形至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5-20厘米,宽2-14厘米。叶片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有时呈三角状缺刻。叶片表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基出脉3-5条,网脉明显。叶柄长2-6厘米。
薯莨是雌雄异株植物。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10厘米,通常排列呈圆锥花序。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长约2毫米,内轮倒卵形,较小。雄蕊6根,稍短于花被片。雌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于叶腋,长达12厘米。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卵形,较厚,比内轮大。
蒴果不反折,近三棱状扁圆形,长1.8-3.5厘米,宽2.5-5.5厘米。种子位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薯莨的花期为4-6月,果期为7月至翌年1月,蒴果不脱落。
块茎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或用作染丝绸、棉布、鱼网。也可作为酿酒的原料。入药能活血、补血、收敛固涩,治疗闭经、跌打损伤、血瘀气滞、月经不调、妇女血崩、咳嗽咳血、半身麻木及风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