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宸妃,是宋仁宗赵祯的生母,她原本是刘娥的宫女。尽管她生下了真宗唯一的儿子,但她并没有因为“母以子贵”而成为太后。
2. 在太子生母不是正妻的情况下,生母能否母以子贵?这个问题在古代嫡庶分明的社会中,答案并非绝对。历史上,如宋真宗之前的皇后,庶子生母的记载通常寥寥。
3. 例如,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的生母就不知其名。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曾将生母立为太后,而嫡母仅被封为太妃,这是一个非常之例。
4. 仁宗的父亲宋真宗虽为庶子,但他登基时生母已去世。仁宗之后的哲宗生母虽被册封为太妃,但赵构生母韦贵妃却成为了太后。
5. 在宋朝以前,皇帝生母与嫡母同时在世的情况很少。唐朝前期皇帝多为嫡出,后期不立皇后,南北朝时期政权变动频繁,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发生。
6. 当嫡母去世、生母在世时,自然尊生母为太后;生母去世、嫡母在世时则尊嫡母为太后。但如果生母和嫡母都在世时,该如何选择?
7. 这就需要从刘娥的经历说起。刘娥出身平凡,先嫁银匠龚美,后成为真宗赵恒的宠妾。她虽得真宗宠信,但因出身低微、二婚等因素,其被立为皇后的过程颇为艰难。
8. 真宗想立刘娥为贵妃,但遭到宰相李沆的强烈反对。真宗只得等待时机。真宗的前两任皇后均出身名门,第二任皇后郭氏去世后,真宗想立刘娥为后,但又担心群臣反对。
9. 恰在此时,刘娥宫中的女官李氏怀孕,生下了真宗唯一的儿子。真宗将这个孩子算在刘娥名下,刘娥因此顺利成为皇后。尽管这种做法在当时的背景下并不罕见,但赵祯不能认生母为太后,这一点在礼法上被确立。
10. 赵祯的玄孙哲宗赵煦亲眼目睹自己的生母无法成为太后。直到明朝,才出现了两宫太后并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