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ir Sole:作为NIKE最早开发的气垫技术,Air Sole通过高压将气体注入坚韧的合成橡胶层中,并对其进行处理,使其不会穿过外层橡胶。这种气垫在缓震、稳定性和反应速度方面表现均衡,被认为是一种“中庸”的气垫技术。
2. Zoom Air:根据NIKE官网的描述,这是一种冲击气垫。它非常薄,使脚更接近地面,从而提高稳定性。同时,在提供缓震的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弹力。个人认为,这种气垫比Max Air更软、更舒适,更适合体重较轻、起动较快的后卫球员。
3. Max Air:最初为U型,后来发展成多封闭气室的Air Max 2和管状的Tube Max Air。Max Air具有多区间、多重压力,低压区气压为5PSI,高压区气压为25PSI。这种气垫的缓震能力非常强,可以为双脚和膝关节提供良好的保护,但这也可能会损失一定的机动力。它多用于内线球员的鞋款。
4. Total Air:这是巨无霸气垫,可以看作是Max Air的加强版。气垫的容量和分布面积更大,遍布全掌。它的性能和Max Air相似,多用于跑鞋、全能鞋和内线篮球鞋。例如,姚明在NBA生涯后期穿的最后一双NIKE鞋(之后转签锐步)就使用了这种科技,鞋名为Air Uptempo Ultramaitc。
5. Tuned Air:这是可调节气垫,气垫表面有半球状的框架结构,可以随时调节运动中的平衡。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很少见了。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NIKE的机械式减震技术:
SHOX:这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弹力减震柱,同时具有减震和缓冲作用。不过,它的硬度较大,如果体重不够(大于70KG),很难感受到SHOX的存在。而且因为SHOX的形态较高,所以容易崴脚。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穿它,通常穿它的都是跳得高的球员,如文斯·卡特(VC)、沙奎尔·奥尼尔(O'Neal)、凯文·洛夫(Matrix)和易建联等。需要指出的是,用于篮球鞋上的SHOX和用于跑鞋上的SHOX由于作用不同而有一些差异。
Impax:这是SHOX的简化版,性能与SHOX基本相同。
I.P.S:这是NIKE为Air Jordan XX开发的全新减震技术,由20块密度、厚度、大小和位置各不相同的Phylon材料制成,形成相对独立但又有机配合的柱状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