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小宛,原名董白,字小宛,号青莲,生于1624年,卒于1651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歌妓,被誉为“秦淮八艳”之一。她出生于江苏南京,因其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而闻名,被称为“针神曲圣”。董小宛曾游历黄山、西湖等地,其诗词作品展现了她的文学造诣和艺术品味。
1639年,董小宛结识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她随冒家逃难,与冒辟疆共度患难,直至去世。有传言称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额妃实为一人,但此系误传。董小宛的诗作《绿窗偶成》体现了她的文学才华。
董小宛不仅是一位才女,还是一位美食家,发明了“董肉”和“董糖”,对后世饮食文化产生了影响。她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但她在逆境中仍保持优雅和诗意,她的故事被后世传颂。
冒辟疆对董小宛的爱慕和追求充满了曲折,最终两人结为连理。在冒家,董小宛与家人相处和谐,她的智慧和善良得到了家人的喜爱。她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以其独特的艺术品味和美食技艺丰富了家庭生活。
顺治五年,董小宛因病去世,年仅28岁。她的去世对冒辟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在悲痛中写下了《金人捧露盘词》来寄托对她的怀念。
董小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从一位歌妓成长为贤良的妾室,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才华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她的故事成为了后世文学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