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右下腹部疼痛、发热、呕吐以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阑尾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所致。
2. 阑尾是一条盲管,容易潴留粪便和细菌。阑尾壁富含神经装置,且阑尾根部具有类似括约肌的结构,导致受刺激时容易收缩,进一步狭窄管腔。阑尾动脉为回结肠动脉的终末分支,容易因刺激发生挛缩或阻塞,导致阑尾缺血甚至坏死。
3. 阑尾炎的细菌感染通常没有特定的病原菌。阑尾腔内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和链球菌等,在阑尾粘膜受损后,才能侵入引起阑尾炎。阑尾腔的机械性阻塞,如粪石和寄生虫,以及各种刺激引起的阑尾痉挛,都可能导致阑尾炎。
4. 阑尾炎的病变有三种主要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这些病变从表浅层到深层扩展,直至肌层和浆膜层。阑尾炎可能导致阑尾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5. 慢性阑尾炎通常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能从一开始就是慢性的。主要病变为阑尾壁的纤维化和慢性炎细胞浸润。慢性阑尾炎患者常有右下腹疼痛。
6. 阑尾炎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预后良好。药物治疗可以采用中药方剂,如大黄、芒硝、连翘、银花、红藤、元胡、木香、桃仁、丹皮等,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方剂。
7. 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如右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阑尾炎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慢性阑尾炎患者常有急性阑尾炎史,仅有右下腹不适感或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