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下午5点使用计算机结束时断开终端的连接属于外部终端的物理安全。
终端安全管理(endpoint security management)是一种保护网络安全的策略式方法,它需要终端设备在得到访问网络资源的许可之前遵从特定的标准。实质就是识别终端安全风险,构建终端风险体系并对终端风险进行终端安全管理,从而降低和避免终端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管理的终端数量也不断增加,而企业面临的计算机安全事件也日益严重,病毒入侵、数据外泄等问题,而应对计算机安全事件的方式方法也不断完善,终端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安全风险的管理问题。
终端安全管理措施有哪些
1、时刻准备,及时防护,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分析,可以把计算机终端安全大致分为两方面,分别是计算机终端的物理安全和计算机终端的系统安全。计算机终端的物理安全主要就是计算机所在物理环境的安全与计算机自身硬件的安全。
同理,计算机也有自己比较适宜的工作环境,当环境的某个或多个因素超过计算机的极限承受能力时,计算机也会像人一样“生病”。对于计算机终端物理安全的第二点就是计算机各个元器件的自身安全,如硬件的自身损耗、人为破坏、被盗丢失等,这时候,就有主要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对于硬件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2、协调一致,全面管理,终端安全管理是将终端安全防护过程中发现的资产、脆弱性和威胁信息等,进行汇总、梳理和统计,实现对于终端安全风险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关联分析,形成关联分析报告,为终端安全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查看安全策略全局下发后的全省终端安全风险整体状况,为安全策略的调整提供决策支撑;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安全视图,保证不同层次的用户能够快速、方便地了解到所关心的安全信息。
3、管理与技术并举,技术无论多成熟和先进都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技术的好与坏在非常大的层面上都取决于使用者,这也就是说技术本身并无偏向性,但有了使用者的存在,技术就成了一把双刃剑。所以在注重技术管理的同时,人们也一直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人为管理、人为干预,防止违法犯罪人员对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