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莘莘学子”四个字一摆,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
1944年深秋,在北碚复旦大学登辉堂前,一位穿着褪色米黄风雨衣的莘莘学子,腋下夹着本书,迎着飒飒江风向图书馆匆匆走去。
莘莘征夫。《国语·晋语》。注:“莘莘,众多。”莘莘将将。枚乘《七发》。注:“莘莘,多貌也。祸之长也兹莘。《庄子·徐无鬼》。释文引李注:“莘,多也。”学子: 即学生。合起来是:众多的学生。
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例如,《国语》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