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需要另外注意的一点是,朱泥(包括大红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泥料,因为原矿的砂性低泥性高,砂感极少,也看不到星光,部分能看到熔点。所以朱泥类用这个方法不是特别合适,鉴别朱泥简易方法是听声音,敲击后清脆接近玻璃金属的声音是真的,声音偏闷接近陶瓷的声音是假的。
1、第一步就是看壶上面有没有熔点和星光,还有砂色是否有不同,如果这几点都具备,第一关就过了。(注意1:星光只有在新壶上才能看到,包浆后就看不到了,小的熔点也会看不到了)
2、需要另外注意的一点是,朱泥(包括大红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泥料,因为原矿的砂性低泥性高,砂感极少,也看不到星光,部分能看到熔点。所以朱泥类用这个方法不是特别合适,鉴别朱泥简易方法是听声音,敲击后清脆接近玻璃金属的声音是真的,声音偏闷接近陶瓷的声音是假的。
3、紫砂壶的宜茶性主要源自双气孔结构的透气性,因此一把真正紫砂料做的壶,一定是有透气和吸水性的,一般越强越好,那就简单了,在紫砂壶内倒些热水暖一下壶,在外面浇淋开水,能看到壶表有挂水并且吸收现象的,就是说明具有紫砂壶的性质,是真紫砂料,反之则是假货。
4、紫砂壶除了泡茶好喝,艺术价值高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乐趣,就是养壶。养壶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茶叶内的油性成分被紫砂壶吸收,慢慢颜色变深,并在壶表面形成一层玉一般的包浆。
注意事项:
尽管紫砂市场怪象丛生。但近年来,紫砂壶的收藏还是在不断升温。名家大师壶的价格更是屡创新高。一把1948年顾景舟和吴湖帆合作的相明石瓢壶在中国嘉德2010春拍会上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世界拍卖新纪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的壶10年前不到1万元,现在已经升至20万元左右。
面对收藏市场的繁荣和业内“壶不符实”的现状,紫砂壶爱好者和藏家又该如何应对?寇丹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藏家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对紫砂的“泥、、型、工、款、火、铭”有充分的了解。对壶的“精气神”有自己的见解。“收藏者应从泥料开始学习,用自己的眼力来识别。说到底,壶就是泡茶的工具。爱壶者、爱的是壶,而不是制壶的人。买了之后,管他张三、李四,自己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