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2.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属于同盟国,而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尼亚、希腊和美国等属于协约国。
3.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4.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5.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6.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万多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的败北,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