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太监的薪酬体系因朝代而异。以清朝为例,太监的月俸分为三个级别:
- 一级太监:月食银三两,米三斗,公费制钱六百。
- 二级太监:月食银二两五钱,米二斗半,公费制钱六百。
- 三级太监:月食银二两,米一斗半,公费制钱六百。
2. 担任一定官职的太监,其薪酬体系有所不同,分为四个级别:
- 四品宫殿监督领侍:月食银八钱,米八斗,公费制钱一贯三百。
- 五品宫殿监正侍:月食银七两,米七斗,公费制钱一贯二百。
- 六品宫殿监副侍:月食银五两,米五斗,公费制钱一贯一百。
- 七品执守侍:月食银四两,米四斗,公费制钱一贯。
- 八品侍监:月食银四两棚衫笑,米三斗,公费制钱七百。
3. 关于宫女的薪酬,具体的数字未查到,但据宫女回忆录记载,慈禧太后身边的贴身宫女月钱为二两银子。
4. 太监通常会托人将工资寄回老家。根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5. 经过换算,1两白银约值170元人民币,1枚铜钱约值0.2元人民币。以此为基础,建议采用以下换算系统:1两黄金 = 2000元人民币 = 10两白银;1两白银 = 200元人民币 = 1000文钱 = 1贯(吊)钱;1文钱 = 0.2元人民币。
6. 例如,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相当于月薪1000元人民币;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相当于年薪9000元人民币;清朝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的270万元人民币。
7.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一斤约等于600克。这套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仍有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