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殳,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物,文武兼修,其著作《手臂录》、《无隐录》在武学界影响深远。他以对枪法的热爱和深入研究,将毕生精力投入武术的研究与实践之中。
早年,吴殳为了将来可能的军事用途,常常练习骑马射箭,并研习孙武、戚继光兵法。当常熟枪术名家石敬岩来到太仓,吴殳把握机会,与夏君宣、夏玉如、陆桴亭一起拜师学艺,每天苦练扎枪基本功,两年间从未间断。他对于枪头的防护,将皮革、棉絮包裹,并用棉纸、竹片缠绕前臂,即使如此,手臂、手腕仍时常青紫,甚至出血。
吴殳在枪法的研究上,不仅精通各种枪法,更亲自带枪到各公开道场比武,以实践证明其理论。他提出的“临敌八戒”成为实战中重要的指导原则,包括避免泥泞、防止光线影响视线、避免火光干扰、避免夜晚作战、避免饮酒、避免空腹、避免与异性交欢以及在战斗中不可迟疑、不可轻敌、不可慈心手软,确保在战斗中能发挥最佳状态。
在吴殳的武术思想中,不仅注重枪法的技巧,更强调武道的修为。他认为,临敌前的准备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应包括精神上的调适。如避免饮酒以保持清醒,避免空腹以保持体力,避免与异性交欢以保存精神力量。在实战中,他强调兵法的诡计与生死一线,要求在战斗中迅速、果断,不可有丝毫犹豫。
吴殳的武术研究与实践,不仅在中国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对实战中策略、技巧、心理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对后世武术家的启发与影响深远。他提出的“临敌八戒”等原则,至今仍被武术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视,成为实战指导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