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鱼和花莲鱼爱吃虫子
1、食蚊鱼主要以动物食性为主。无食用价值,但它嗜爱吃蚊子幼虫,有益于环境保护,也有观赏价值。食蚊鱼原产北美,引入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诸多省区。也被移殖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食蚊鱼其体长形长15.5~37.5毫米,略侧扁,背缘浅弧形,腹部圆凸。体被圆鳞,无侧线。头短宽,吻短,眼大。口小,上位,颌齿细小。臀鳍位于背鳍前下方,背鳍位于体中点之后。
2、花莲鱼在鱼苗阶段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
适宜在肥水中养殖。也是大型鱼类,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低温季节,食欲减退,但依然摄食,且多集中于河床及湖泊深处越冬。
扩展资料:
1、食蚊鱼暖温性小型鱼类,生活于水库、湖泊、坝塘、沼泽、稻田、水渠、洼地等各类静水水体。集群游泳于水的表层,行动活泼、敏捷。
食蚊鱼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幼鱼主食轮虫、纤毛虫,成鱼摄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小球藻,特别喜食蚊的幼虫,一尾成鱼每天吞食2000余只。适应性强,能在3%盐水及含一定浓度的酸碱性水体中生活,当水中溶氧近于零时或在长期缺氧的臭水体中,部分个体仍能生存并吞食。
2、花鲢鱼的生长速度比鲢鱼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适和在肥水池塘养殖。
性成熟年龄与草鱼相同或稍早。初成熟个体体重大;部分地区需10公斤以上,但在两广地区,通常不足10公斤的亲鱼也可产卵。催产季节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态条件大致与鲢鱼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食蚊鱼
百度百科-花鲢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