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米象生活喜高温,最适温度30-33°C。米象的耐寒力较弱,气温低于l5℃,成虫开始越冬。在5℃下经过21天,就开始死亡。米象具有群集、喜潮湿、负趋光等特性,繁殖力较强。
米象的卵期7—16天,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蛀入粒内,幼虫期约30天,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有假死性,喜光,趋温、趋湿、繁殖力强,雌虫可产卵约500粒,10月上旬气温低于l5℃,成虫开始越冬。
米象每年约有8~9个世代,平均一个世代约为20~50天,在温度较高时繁殖的较快,在我国不同的地域,其发生状况也不完全相同,在甘肃陇东年生1代,东北年生1—2代,山东约2代,浙江、陕西3—4代,广东7代。
大米的储存注意事项:
1、注意防潮,不宜混存。因为大米吸湿性较强,所以应注意防潮,不宜混存。例如,大米不宜靠墙着地,通常要放在垫板上,防止受潮:大米不宜与鱼、肉、蔬菜等水分高的食品同时储存,否则大米吸水,容易霉变或生虫。
2、注意隔热,远离热源。在高温环境下,大米容易发热霉变,因此应注意隔热,远离热源。例如,大米不宜存放在厨房内,因厨房温度高、湿度大,对大米质量影响很大;大米不宜放在炉灶旁,因离热源太近,大米会发热从而引起质量变化。
3、注意阴干,切忌曝晒。如果大米受潮,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摊开晾干吹透,切忌曝晒。因为曝晒会使水分迅速散失,一些颗粒会碎掉,导致食用品质大打折扣,若再放回潮湿环境更容易受潮、霉变、生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