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一:认为不应过早给弱视儿童佩戴眼镜。弱视是视觉神经发育不完善的问题。关键的视觉神经发育期在3至5岁之间,因此弱视的治疗应尽早开始。理论上,8岁儿童的视力和视觉功能可达成人水平,而临床上,3岁以上儿童的视力通常已接近正常。这意味着3岁以上儿童如有影响视力的屈光不正问题,就应尽快验光配镜并开始治疗,以免因家长的误解而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二:认为不应让弱视儿童一直佩戴眼镜。家长常担心孩子戴眼镜会影响其身体发育,但对弱视儿童来说,持续佩戴合适的眼镜是治疗的一部分。眼镜的使用本身就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断断续续的佩戴会影响治疗效果。曾有家长在孩子接受配镜治疗和视觉训练期间,未遵医嘱擅自减少甚至停止孩子戴眼镜,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误区三:认为视力恢复正常后就可以停止戴镜和训练。这是家长常见的错误观念之一。弱视临床治愈的标准是双眼视力均达到0.9以上,且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良好,并经过三年随访无复发。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算作临床治愈。许多家长在孩子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未进行双眼视和立体视功能的进一步训练,就过早停止了治疗,导致功亏一篑。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病例,有儿童在治疗一年半后,双眼视力均达到1.0,但由于家长未遵循医嘱,擅自停止戴眼镜和视觉训练,也未按时复查,结果一年后,原本恢复的视力又下降了,非常遗憾。
弱视是一种发展性的视觉障碍,治疗过程缓慢,视力提升也是逐步的。家长需要有耐心和恒心,选择专业医院,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记住,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