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它的某些缺陷逐渐显现,对人们的思维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 生物医学模式主要关注生物医学方面的诊治,而在其结构内并未为心理和社会行为方面留下足够的诊治和思维空间,这是其主要缺陷之一。
3. 对于精神病、心因性、功能性疾病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确或病理变化不清楚的疾病,生物医学模式往往无法提供科学的解释。在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日益显著,而生物医学模式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4. 医学不仅是研究自然人的健康和疾病,也应关注社会人的健康和疾病。因此,在考虑是否患病时,除了生物学变量,还应考虑心理和社会状态的变量。
5. 生物医学模式已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难以改变。这种模式使得医务人员在诊治疾病时,往往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从而导致诊治错误和工作失误。
6. 生物医学模式倾向于用静态的观点考察人体,这往往不符合人体实际。它忽略了人体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7. 生物医学模式导致医患关系的疏远。它只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人,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导致医患关系不如从前。